磁盘空间不足。 磁盘空间不足。
花千
媒界
北京大学是中国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诞生地,也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北京大学造就了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之等一大批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走向的政治和文化巨擘。总之,在相当的程度上,北京大学是中国文化和学术的一个符号。五月四日是北京大学双甲子诞生日。北大校庆不仅是北大学子的大事,也是全中国人民和海外侨胞注目的盛事。五月二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赴北大道喜并发表讲话。他勉励莘莘学子"要励志,要立鸿鹄之志。"然而,就在五月四日北大百廿校庆的重大庆典中,北大林建华校长将习近平总书记尚在余音绕梁的"鸿鹄"二字念成了"鸿皓"了。一时间,舆论哗然,批评质疑之声铺天盖地。林校长无疑成了众矢之的。世界各地的众多华人继而对北大的学术水平提出质疑。喜庆之日顿成蒙羞之时。痛哉!哀哉!痛心之余,作为北大人我也谈几点看法。 首先,根据《康熙字典》,汉字有四万七千多个。我们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即使是古汉语专家,他们也未必所有的汉字都认识。我们每个人平时都有可能念白字的时候。从这样一个角度讲,林校长念白字也情有可原。然而,林校长的失误实在有点低级了。"鸿鹄"二字算不得冷僻。林校长在他的道歉信中,将自己的失误归罪于文革。然而,文革的语文书中也有司马迁的《陈涉世家》,因为陈胜吴广的农民运动符合毛思想。更何况,即使从76年算起,文革已经死了四十多年了。从这样一个角度讲,林校长的这个失误实在不太好原谅。 第二,毋庸置疑,林校长北大百廿庆典的讲话是代表北京大学校方的。但讲话可能不是林校长起草的。即使是林校长自己起草的,那也要经过学校众多领导反复讨论修改。如此重大的庆典,如发生在美国,演讲人要预先演习,再由专家指教。美国人对演讲的语速、手势、眼神、和站姿都很讲究。由此事件看来,林校长虽然心理上可能对这个演讲很重视,但行动上并不重视,因为显然没有预演和也没有对文稿推敲。如果事前准备充分,这个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三,林校长是堂堂北京大学的校长,属于公众人物。对公众人物的要求不同于普通民众。林校长的这个失误使整个北大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林校长于五月五日向全校学生致信道歉。这无疑是一次勇敢的举动,对于挽回因他的失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有极大的好处的。可是林校长在他的道歉信最后却说:"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这就使得人们对林校长道歉的诚意大打折扣。质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没有对牛顿力学的质疑,哪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否定之否定的社会规律不正是从质疑开始的吗? 第四,许多非北大毕业的众多人士由此事件对北大的学术水平和学生质量大泼冷水,认为北大徒有虚名。作为一名北大人,我认为首先这些人士对北大有质疑权。这种质疑从长远看对北大是一种鞭策,一种监督。北京大学不是皇学。北京大学的学术和历史地位应有北大人自己创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因为林校长的口误就否定北京大学的学生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内在逻辑是错误的。校长代表一所大学的学术水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个中的原因不言而喻。你懂的。今天中国的普遍现象是,校长与一所学校的学术水平之间的内在逻辑已经不复存在。 总之,林校长的讲话虽然是代表北大官方的。但是从学术上讲,林校长的失误只代表他本人的语言功底。北京大学已经走过了一百二十年的风雨历程。北大的历史是与近代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她曾经创造了彪炳千秋的文化灿烂和学术辉煌,也造就了一大批已经影响中国一百多年并将继续影响中国的历史人物。此外,北大也经历过文化的浩劫和历史的低谷。我深信只要中国真正贯彻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只要北大继续坚持蔡元培民主自由和兼容并蓄的伟大旗帜,北京大学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与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并驾齐驱。
前几天,出席建校120周年校庆的北大校长,着实让人见笑了。
北大校长的光环,在五四青年节这天被彻底碾碎。
身为中国最高教育学府翘楚的北京大学校长,在5月4日这个代表中国青年精英爱国独立精神的神圣日子,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这个社会和校友万众瞩目的大会上,北大校长林建华在致辞时,将“鸿鹄”读成了“鸿浩”。
之后,林校长写了封道歉信承认错误,表示自己不是“完人”,又把自己语文基础不好的原因归结为“文-革”浩劫期间的学业荒废,已而造成自己文字功夫不扎实。校长大人还强调自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学成才、通过突击复习考上北京大学实属不易,隐隐约约透露着对文-革的埋怨和“真不赖我”的无辜,意思是说:我生不逢时,但是我努力,我底子不好,但我考上北大了!
诚然,人无完人,一个校长也不可能做到文理兼备、德艺双馨,但是一个中国最高一流学府的校长,在发言前显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没有任何的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对当日活动参与者的充分尊重,就非常说不过去了。
且不说校长信中不明就里的提出什么焦虑无用论,单就校长为自己洗白的道歉信来看,校长大人还真的不如不写这个道歉信,因为这封信着实没有给他洗白,反而引起了更多的苛责,更有声音开始要求校长引咎辞职了!
回顾北京大学早期的历任校长,蔡元培、蒋梦麟、胡适、马寅初等,他们都有一个共性:个人成长与教育背景与北大渊源极深,年富力强、学术地位高、熟悉了解北大、国际化大视野,同时都对北京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从这一点上说,林校长只能算是一个政府公务员,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或者学者。
当然,现在说到合格,老师和学者能够配上“合格”二字的,也是真的不多了。
那么,“合格地”大学校长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呢?先看看历任北大校长的书法吧,还是能说明一定问题的。
1、孙家鼐(1898.07—1900)
2、许景澄(1899.07—1900.07)
3、张百熙(1902.01—1904.02)
4、张亨嘉(1904.02—1906.02)
5、李家驹(1906.02—1907.07)
6、 朱益藩(1907.07—1907.12)
7、刘廷琛(1907.12—1910.09)
8、劳乃宣(1911.11—1912.02)
9、 严复(1912.02—1912.10)
10、章士钊 (1912.10—1912.12)
11、何燏时(1912.12—1913.11)
12、蔡元培(1916.12—1927.08)
13、蒋梦麟 (1930.12—1945.10)
14、胡适 (1945.10—1948.12)
以上14位北京大学校长的书法的确不错,不过他们都是建国以前的。
之后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汤用彤(1949.5—1951.9)
也还行
马寅初(1951.6—1960.3)
还不错
张承先(1966.6.1—1966.7.26)
也还说得过去
聂元梓(1966.7.28—1966.9)
嗯……,好吧
杨德中(1969.9.27—?)
这个……
周培源(1978.7—1981.3)
初中生……
丁石孙(1984.3—1989.8)
Kidding me?
吴树青(1989.8—1996.8)
罢了罢了
陈佳洱(1996.7—1999.11)
励志!
许智宏(1999.11—2008.11)
不错,字都认识!
最后来看看林校长的字
怎么说呢,其实还是练过的,还写繁体字,想必林校长只是不熟悉简化字吧。
可是即使这样,林校长还是免不了被大家诟病和质疑。因为,现在问题已不仅仅关乎大学校长的语文功底问题了,还关乎北大校长的修养和思想境界问题,继而又会引出大学校长的委任制度问题。
那么,我国现行的大学校长是怎么产生的?
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党要领导一切!
根据中央行政规定,副部级大学(中管高校),即中共中央直接管理的高校,其党委书记、校长职务均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为中管干部。目前,中管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均为副部长级。目前普遍认为“副部级大学”是当前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这些高校的校长、书记等高层领导由中共中央、中央组织部联合任命,而非通常的教育部任命。
这就让人见怪不怪了,从这一委任制度建立之日起,北大校长就已经不再是代表学术和文化精神的大师,而不过是代表党和政府的公务员罢了。
诚然,在中国的体制下,一切都脱离不开政治,大学校长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府的管理者,脱离政治完全民选,是不可能为之的。
但任命名单是否有一个公示期,候选群体的选拔能否建立一定的程序,能否需要一定的选拔考试,或者公开辩论,在经过学生和社会的投票选举,我想这样的校长被选择后,即使会念白字,也不会遭受现在这样的抵制和口诛笔伐。
大学,是精英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和完胜思想独立的过程,大学校长不仅是大学行政管理者,更是引领青年精英建立正确学术观和解放思想的最高楷模和导师。
可以想见,在现行委任制度下,被委任的校长们显然没有这样的KPI。
所以,不要逼林校长辞职了,因为如果解决不了制度问题,那么即使这位校长真的辞职了,下一任校长未必会强到哪去,不过是新调任来的又一位领导罢了。
呜呼,哀哉!
我等燕雀还是安稳工作,不要妄议鸿鹄之事了。
附文 《网闻博报:大学校长如此“出彩”让谁蒙羞?》 当文化腐败和校园丑闻已经让人有些“审美疲劳”之时,北京大学“白字校长”走红网络,便立刻产生了非同凡响的“眼球效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西南林业大学校长潜逃遭通缉,更创下了校园新闻热度指数的新纪录。那么,今日中国的大学校长如此“出彩”,究竟是在打谁的脸? 此前,社会公众正在为即将毕业的北大学子担忧。如果毕业证书上留有“白字校长”的签名和印信,这难道不会让北大学子的学历价值和文凭自豪感大打折扣吗?而今,就有人关切询问西南林业大学毕业生,你的大学毕业证书是不是有“通缉犯校长”的签名?如果说,北大“白字校长”念错字是“文革”的错。那么,西南林业大学出了“通缉犯校长”,这难道还是“文革”的错吗?进而言之,自改革开放以来,“砖家叫兽”牛鬼蛇神两面人的文化腐败和教育腐败“前腐后继”,难道统统都是“文革”的错吗? 以中国式“道术用”与“时势位”天人合一有无相生阴阳易变系统运动思维来看,人类世界“识天文而化人文”的文明开化,就在于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初心的“以人为本”,而绝不是拜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以资为本”。因此,道法自然以正治国厚德载物的文化要义就是传道育人。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人过程。 所谓“道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闻道有先后”,就体现在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天之道”的“道为术之本”。其次,才体现在“术为道之用”的“术业有专攻”。如果走上了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的邪道,那么这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术业有专攻”,就必然是“又黑又专”的“法术万变而道不变”。这样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初心自私物欲驱动的“劳心者治人”,就必然会沉迷于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纸牌屋游戏”,也就必然会产生贪婪追求个人先富起来的文化市场化和教育产业化。于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直到中学和大学,就必然给形成文化腐败和教育腐败的“又黑又专”产业链恶性循环! 归根结蒂,究竟是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天之道”,还是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这才是人类世界正邪善恶“道路之争”的“道不同”。要想终结这场文化腐败和教育腐败恶性循环的文明悲剧,彻底回归“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人间正道,就必须赶快救救孩子!救救老师!救救校长!救救大学校长!
关注公众平台畅享微派天下
识别下面二维码报名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