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立于幼教。近年来,如皋市江安镇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打造学前教育特色品牌,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老百姓说,江安老区原先没有像样的幼儿园,成为困扰家长的头等大事,现在好了,全镇四所幼儿园全部建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宝宝在家门口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了。
群众期盼,就是政府职责。江安镇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制定了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加大幼儿园重点工程建设,为如皋建成首批“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江安镇教育管理中心校长严斌说,“质量强园,特色兴园”是坚定的目标,“办老百姓满意的学前教育”是致力的追求,努力开创幼教事业发展的春天。
中心幼儿园:
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中心幼儿园坚持“以德育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浸润教育理念,以国学经典中的部分适合幼儿学习的三字经、诗歌等传统文化为载体,用讲故事、做体操等方式让孩子感受经典的同时,家园联动指导幼儿践行以“感恩、利他、合作、宽容”等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家庭亲验活动,形成“感受经典,启蒙人生”的园本特色。
该园早在2006年就创建为“江苏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幼儿园”,2008年成为如皋首批“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先后获得“南通市绿色学校”、“如皋市特色学校”、“如皋市文明行为养成学校”等多项殊荣,现在园幼儿1105人,办学规模跃居全市前列,先后承办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现场会会场,接受省教育厅、如皋市人大、政协等领导的视察,特色建设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在这里,除了能欣赏到优美的园舍环境和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外,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开展特色建设所营造的独特氛围。走廊上,古诗配童话;楼梯间,有可爱的图文宣传画“上下楼,排好队,右侧行,手扶把,不推闹,不拥挤”;盥洗室,有现代三字歌友情提示语“洗小手,袖卷起,洗手时,搓肥皂,洗完后,水关掉”。
老师们创新用现代三字经儿歌引导幼儿有序地游戏、生活,会听到孩子们玩皮球时念的三字经“大皮球”,会听到老师用三字经儿歌指导幼儿穿衣。午餐时间,喇叭里会播放三字经儿歌“好宝贝,吃饭了,自己吃,拿起筷,端起碗,细咀嚼,味道香,好宝贝,不浪费,吃完饭,喝碗汤,利健康,身体棒……”
国学经典与现代儿歌相得益彰。该园已将三字经教学纳入课程并渗透到一日活动各环节,同时研究出三字经在语言、音乐、体育、数学等领域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由教师编写的园本教材。在全市特色项目现场评估验收中,三字经舞蹈及孔融让梨等节目获得专家好评,成为如皋市特色项目学校。
为了将特色不断丰富,该园开展《幼儿园国学经典道德启蒙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等课题研究,多篇课题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并获奖。全园现有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如皋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教坛新秀各一人,另有多人分别获得南通市优秀农村教师、南通市优秀班主任、如皋市十佳乡村教师等称号。
东燕幼儿园:
民间游戏玩转幸福童年
东燕幼儿园秉承“让童年快乐,为人生奠基”的办园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特色引领”的办园思路,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形成了以“民间游戏”为亮点的农村幼儿园办园特色。先后多次荣获“南通市模范家长学校”、“如皋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如皋市平安学校”等荣誉,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赢得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特色办园的打造上,该园笃行“内外兼修”,外修人文环境的打造,内修活动、游戏、课程和课题的研讨与开发,始终坚持走特色兴园之路,给每个幼儿的童年定格诗意的美好,长大后能留得住儿时的童真记忆。
这里童趣盎然,香溢满园,既有童话般的美妙,又有雅致的恬静。园内有草坪、沙地、饲养角、种植园等,绿茸茸的草地上错落有致地点缀着大中型玩具、戏水池、小土坡等,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原生态的游戏乐园。
该园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师幼合作,演绎具有特色的游戏文化。园内那图文并茂的民间游戏,在围墙、走廊随处可见,各班还以不同的形式设立游戏表演区,让幼儿置身于精彩纷呈的民间游戏世界,传承中华美德,塑造健全人格,享受民间游戏带来的欢乐。
将游戏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是该园玩转民间游戏的具体体现。晨间活动时,选择跳格子、木头人等游戏提高幼儿运动技能,增强幼儿体质;集中教学时,语言游戏捉蜻蜓、炒黄豆让幼儿在一唱一和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户外游戏时,丢手绢、跳皮筋、抬花轿等让孩子在快乐游戏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使民间游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该园还立足乡情乡韵,挖掘更多适合幼儿玩耍的民间游戏,并将特色打造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以南通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民间游戏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等为抓手,逐步深入,组织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如:观摩名家讲座、组织沙龙研讨等。目前,全园有7个如皋市级微型课题和一个南通市级重点课题,有30多篇关于“民间游戏”方面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及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葛市幼儿园:
园所文化引领幼苗成长
葛市幼儿园是一所蕴含浓郁乡土风情、朴实无华的乡村幼儿园。在这里,老师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种生命的自由,开启一扇智慧的心窗,播下一颗感恩的种子,把爱洒遍校园的每个角落。“爱的教育”已成为优良传统,成为园所文化的核心,成为叫响业界的特色品牌,许多“爱”的佳作不断新鲜出炉,让人常读常新。
在这里,每个孩子既是家长的宝贝,也是教师的宝贝。用微笑面对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用细心照料孩子,用耐心鼓励孩子,用真心对待孩子,用慧心赏识孩子,是葛市幼儿园教师的生动写照,从而让孩子们始终在民主、关爱、愉悦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让每一朵花散发清香,让每一个孩子享受“爱的教育”。为了消除少数幼儿的焦虑情绪,让他们喜欢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教师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往,学习与人交流、沟通、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同时,通过游戏、歌谣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友爱、自信、合作、勇敢的教育,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并为每个幼儿都建立成长档案,让每个幼儿的成长都留下痕迹,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点点滴滴献爱心,细微深处见真情。该园将幼儿的生活常规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如:让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听从指挥,按规则办事;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将物品放回原处;在其它活动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从细微入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为了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该园有目标、有步骤、有保障地实施保教工作。在活动区角里,他们玩中学习,玩中创造;在游戏场地上,他们奔跑、钻爬、攀登,个性充分张扬;在音体室中,他们放声歌唱,尽情舞蹈,整个校园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
幼儿成长还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关爱,该园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制定了各项制度,每学期开展四次家长活动,有亲子运动会、专题讲座等,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发展、进步情况,征求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和建议。同时,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六一节让幼儿送戏进敬老院,重阳节又将老人请进幼儿园共度节日,从而拓展幼儿视野,锻炼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黄市幼儿园:
快乐纸艺放飞童心梦想
黄市幼儿园是江安镇唯一的民办园。自2001年改制后,黄市幼儿园瞄准打造高品位的民办园阔步前行,不断夯实办园硬件建设。2008年投入120万元新建了幼儿活动楼,添置先进教学设备。2010年投入500多万元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教育大楼,对幼儿活动场所、食堂等进行了改建,把校园建成孩子们的家园、乐园。
不进则退,小进亦退。该园董事及时更新办园理念,在加大幼儿园硬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特色打造,特色建设创出新路径、新模式,成为农村民办园的“生动样本”。该园从民间传统纸艺着手,着力打造纸艺特色。教师与纸艺网为友,聘请民间艺人来园指导,让师幼徜徉其间,感受纸艺文化的源远流长,提高师幼纸艺素养和手工水平。
心有多大,施展才智的空间就有多大。该园不拘泥于形式,小班幼儿通过撕纸、贴纸;中班幼儿折纸、卷纸;大班幼儿刻纸、剪纸等纸艺活动形式,不断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在自由发挥中增才干。
“看我制作的花轿多漂亮呀!”小朋友们争先拿出各自的作品试比高低,那“万能的纸”真是太神奇了,一会儿变“长龙”,一会儿变“风筝”,小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在大厅、在走廊、在楼道,处处悬挂、放置着许多由教师、幼儿共同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纸艺作品,成了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可圈可点的是,该园教师积极开展《快乐纸艺——彰显幼儿园办园特色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并成功申报为市级课题。去年,该园教师申报了市微型课题《幼儿园开展民间纸艺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幼儿折纸、剪纸等纸艺形式来诠释《蒙学》精髓,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接受启蒙教育,养成良好的艺术审美观念。
一枝独秀不是春。一所所特色鲜明的幼儿园,犹如一朵朵娇艳奇葩竞相绽放。尽管各自彰显不同精髓的学校文化,但其又同生共长,共同发力,让每一朵花孕育向上向善的力量,每一朵花绽放自身的美丽和梦想,这真是江安镇学前教育一路领跑的奥妙所在,从而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原文地址:http://news.sina.com.cn/c/2015-05-26/0719318763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