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微派快报-点赞中国,点赞你!

微派快报

当前位置:微派首页 > 微派快报

八旬医生仍坚守手术台 75岁跳槽给学生当手下

来源: 人民网作者: 王宁发表时间: 2015-07-09 10:25:09浏览: 468

  尿道下裂,是一种尿道开口位置异常的先天缺陷,多发生在男宝宝身上,不仅让“男孩子一辈子只能蹲着小便”,更会严重打击男孩的自尊和性心理成长,让性格变得孤独和害羞。而通过外科手术,把一生幸福还给数千个患儿的,就是我国小儿尿道下裂外科的奠基人、省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的陈绍基医生。
  至今从医已57年的陈绍基,作为我国最早留洋学习小儿泌尿外科的一批医生,一生做了不下5000例尿道下裂手术,亲手设计的尿道下裂修补术,被美国权威医学教材命名为“陈氏皮瓣术式”。即将过八十大寿的他,至今每周仍坐半天门诊,做2~3台手术,是全成都还在做手术的老专家中年龄最大的。
  周二上午是陈绍基目前唯一的坐诊时间,昨天早上9点不到,陈老的40个专家号就被全国慕名而来的患者一抢而空了。成都商报记者走进诊室探访时,已届耄耋的陈老看起来脸色红润,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对每个患者都亲自问诊,戴着老花镜动手写病例,看起来和50多岁的人差不多。
  为了留在手术台边
  71岁做白内障手术
  陈老有双眼视力1.2的一双明目,让已八十高龄的他做手术、看论文、用智能手机都游刃有余,让不少同事和患者惊叹不已。但除了自己的学生之外却很少有人知道,陈老9年前就患过白内障,差点离开心爱的手术台。
  “老师这么大年纪了为啥还这么拼?还不是想让学生们更多地成长,”省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唐耘熳是陈绍基的亲传弟子,她介绍,陈老一直是全国这个领域顶尖的专家,而全国专门从事尿道下裂矫治手术的专家可能不超过100位。“我们这个领域,培养出一个合格医生的曲线非常长,他就是不放心自己投入和追求医生的事业,希望能多带出几个撑得起场面的人。”

  75岁跳槽
  甘给学生当手下
  5年前,唐耘熳博士来到省医院新成立的儿童医学中心做副主任。已在华西医院退休返聘多年的陈绍基为了能继续指导爱徒,以75岁高龄也一起跳槽到省医院,成为一名普通的主任医师,被老同事们打趣为业界“最老的跳槽者”。
  去年底,唐耘熳外出学习半年,本来每周只来当三天“顾问”的陈绍基一下成了科室里的主心骨。“那段时间老师每天早上8点都来查房,每个病人的治疗方案他都要亲自把关,还要上手术”,唐耘熳笑道,那段时间,老师简直是被自己当成主治医生在用。
  发高烧不下手术台
  输着液坐旁边指导
  今年1月的一场手术,让陈绍基的学生王学军医生印象特别深刻。“老师把手术的主要部分都做完了,才突然说自己头很晕,护士拿耳枪来一测,体温竟然高达39.5℃!大家赶紧把老师扶下台,但他执意不走,说一定要看着我们善后、缝合才放心。”实在没办法,大家只好在手术室里给陈老输上液,又搬了张椅子让他坐在身边看,直到手术圆满结束,他才在学生的搀扶下去了病房。

  “没办法,手术都是至少提前两个月排好的,都是外地赶过来的患者,总不能让他们失望呀!”陈绍基笑着说。
  2010年,陈绍基和唐耘熳创办起了国内第一个先天性尿道下裂公益网站,取名叫“小鸡爱美丽”,用微信、QQ、电邮等形式解答患者的问题。尿道下裂病情特殊,涉及病人隐私,一般患者来求诊前或离开医院后不方便到医院来,许多孩子家长都通过网站来找陈绍基指导。
  “一周两天上班,一点都不累,”陈绍基笑着说,当了一辈子医生,很难舍帮助病人的忙碌生活,“现在坐诊做手术,才是我的周末娱乐。”
  成都商报记者 王欢 摄影记者 张直
  延伸新闻:八旬老翁为给4岁孙女筹手术费 欲捐眼角膜
  新快报2015年6月5日报道 昨日,被儿童节欢快气氛环绕的广州街头却出现令人唏嘘的一幕:八旬老翁康代彬带着孙媳妇和重病的曾孙女于区庄立交下求助:“请你救救我的曾孙女小琴,她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随时有生命危险。只要你肯救,我愿意捐献眼角膜救其他有需要帮助的人。”
  8旬曾祖闹市求助
  4岁的小琴长得清秀活泼,只是手臂和十指都出现了不同寻常的紫癜。
  今年1月,小琴在湖南省娄底市的老家玩耍时,莫名其妙地流了一地鼻血,失血过多的她被当地的儿童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最后用尽方法才把血止住。最终,一纸冷冰冰的诊断书,将她确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里造血细胞增生能力极度低下,也就是说,失去了造血能力。
  昨天,小琴第一次来到闹市,羞赧地搂着妈妈的脖子不肯放手,探出懵懂的双眼渴求纷繁世界给她一点善意。数十万元的手术费,不知何年何月可以攒足,80多岁的曾祖父不忍小琴在漫长等待中离去,鼓起勇气带她来到广州,站在眼科医院门口,举牌出售自己的眼角膜为曾孙女筹钱。
  无钱治疗再度病危
  小琴的妈妈张梯梯和爸爸康广文化水平有限,等他们弄明白女儿患了极其严重的疾病之后,再转到广州治病,已经是3月的事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医生告知张梯梯,小琴的病只能通过尽快移植造血干细胞才能缓解,手术费大概需要50万元。巨额的天文数字把张梯梯夫妇吓得目瞪口呆。“过去几个月,为孩子输血小板和买药治病已经花去了将近10万元,如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给孩子治病。”

  因为连住院押金也拿不出来,小琴如今没法入院治疗,仅靠每周输血小板维持生命。前不久,张梯梯一时间找不到互助献血的爱心人士给孩子输血,小琴的血小板低至0.4,第二次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幸好紧要关头有一名老乡给孩子献出了适合的血小板,才渡过了难关。“这种紧急的情况,小琴还能承受几次?”
  家庭幸福骤然破碎
  张梯梯说,第一次觉得活着是如此沉重,如今她的丈夫在南沙区一家工厂做搬运工,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一天能赚100多元。为了这笔收入,他不敢停下来,怕少赚一分钱,耽误女儿治疗。
  小琴的曾祖父康代彬亦坐立不安。“我是大家长,曾孙女有事,我不能不管。家里人没一点办法,只能等,但不能让可爱的孩子等死!”老人家昨日在广州街头老泪纵横。
  意外来临前,83岁的康大爷因四世同堂身体康健而被老家的邻里们羡慕,这份幸福却因为病魔而破碎,才知道在大病面前,自己是如此无力。
  他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己听人家说,很多人来广州的眼科医院做手术,需要眼角膜的人很多。“我到了这个年纪,人生也满足了。只要有人愿意救助我的曾孙女小琴,我愿意捐出自己的眼角膜救有需要帮助的人,回馈社会。”
  (报料人:杨先生)
  八旬老人帮逝去女儿完成助学梦 20余年捐款46万
  现代金报2015年6月24日报道 交通事故夺去女儿年轻的生命,悲痛万分的母亲决定完成女儿的助学梦。20多年来,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八旬老人刘文珍和丈夫用抚恤金资助34名失学儿童,并在湖南芷江捐建起了以女儿名字命名的希望学校。2006年丈夫去世,她的爱心行动一直在继续,累计捐款46万余元。2015年2月,刘文珍荣登“中国好人榜”。
  通讯员 周松 记者 樊莹
  女儿助学梦未完
  父母接力
  芷江上海徐勤希望小学——在刘文珍老人家中,挂着一幅别有意义的挂毯,上面绘的是一所位于湖南芷江的学校。1995年,她和丈夫开始用自己积攒的血汗钱,在湖南侗乡芷江捐建这所希望学校,并以女儿徐勤的名字命名。
  为什么这么做?说起20多年前的事,老人内心酸楚。
  原来,刘文珍有一个女儿,名叫徐勤。从小,孩子就憧憬着长大后能当一位山村教师,尽所能去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1988年,徐勤高考落榜,在父亲所任职的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当上了一名临时工,但她始终念念不忘去帮助山区那些贫困的孩子。当她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想到的不是去买一套漂亮的衣服,而是全部捐给了安徽农村的一名失学儿童。
  随后几年,徐勤多次为农村失学儿童捐款。1993年,她通过自学考试,顺利拿到本科文凭并在深圳找到了一份如意的工作,不幸的是,就在到深圳工作后不到4个月,一场交通事故夺去了她年仅28岁的生命。
  失去爱女,刘文珍和丈夫伤心欲绝。然而,想到女儿未完成的助学梦,老两口有了一个主意。他们在料理完女儿的后事后,就带着1万元钱来到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当时,刘文珍只提了一个要求,这些钱要捐给最需要帮助的人!
  “砸锅卖铁也要把钱凑出来”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是一个山峦起伏的偏僻小县。很快,芷江侗族自治县的34名失学儿童领到刘文珍的爱心款,重新回到了校园。1995年,芷江县县委书记带着学生来到上海,专程感谢刘文珍。
  当时在紫云路上经营“勤云斋”素菜馆的刘文珍很高兴地接待了他们,并且请这些学生到饭店里吃了一顿饭。但令刘文珍感到奇怪的是,这些孩子面对一桌精美的食物却不敢动筷。
  原来,这些孩子从来没有进过像样的饭店,他们不知道眼前一盘盘精致的小菜是可以吃的。
  “孩子们说,他们家里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衣服。为了出门,特意借了几件像样的衣服,回家以后还要还回去。”刘文珍看着一张张青涩的面庞,心里非常难过。
  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正在刘文珍苦苦思索的时候,芷江县县委书记试探着向她开口:“您能不能帮帮我们办一所学校?”
  偏远的大山深处,孩子上学成了难事。刘文珍一口答应,虽然当时他们夫妇月收入也属微薄。回到家里,刘文珍怀着忐忑的心情向老伴说了这件事,没想到老伴很支持,并表示不够的钱由他去借,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钱凑出来。
  办学需要10万元,这对夫妇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数目。为了圆梦,他们起早摸黑,把经营“勤云斋”素菜馆的盈利积攒起来全部用于建设学校所需的资金。经过2年时间,夫妻俩终于在1997年凑齐了10万元送往芷江,同年,芷江上海徐勤希望小学建成。
  每年暑假,刘文珍和丈夫都要邀请该校一些学生到上海看看,吃住在自己家里。也正是老人的这份善举,感动了社会上许多人,上海10多家单位近万人加入爱心行列。

 

这里已调用系统的信息评论模块,无需修改!
这里已调用系统的评论列表模块,无需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