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社》小记者俱乐部游学采风实践课教学大纲
总纲:通过小记者俱乐部游学采风活动让我市青少年拓宽广阔视野和探索深刻人生、了解新闻媒体平台、感知智能新媒变化;学小记者场景实践、做小主持素质拓展。俱乐部精心筹划,完善实践课程,让小记者采访实践中学习新闻采编知识,游学活动中提高个人基本素质。
口号:实践出真知,磨练长才干!寓教于趣,融学于乐,让孩子拥有持续向上的力量!
一、小记者俱乐部活动宗旨:
努力拓展中小学生课外学习与实践空间,为中小学生搭建“激励学习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展示自我风采”的更高平台。从而促使青少年做教育的发现者、做梦想的记录者、做文化的传播者,最终为祖国的新媒体事业及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
二、小记者俱乐部活动分类:
1、公益类:以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主题:敬老爱幼、帮扶助残。
2、实践类:走进特色社区、走进新型企业、走进河洛乡村、走进绿色军营。采访企业家、感动人物等,与大记者面对面交流,着重培养小记者采访场景适应能力、临场主持应变能力。
3、学习类: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局面控制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围绕实践+理论、语言课教育开展征文活动、演讲比赛、摄影大赛等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活动。
4、综合类:踏青春游、夏令营、秋游采摘、冬令营。实践中摸索、活动中学习!不间断开展书画笔会、歌舞比赛、戏曲擂台、对话现场、体育竞技、年度优秀小记者颁奖等大型活动。
5、成立《凤凰新闻社》小记者俱乐部金色田野成长训练营:努力拓展全市中小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与实践空间,为中小学生搭建“激励学习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展示自我风采”的更高平台,促使青少年“做教育的发现者、做梦想的记录者、做文化的传播者”,成立《凤凰新闻社》小记者俱乐部金色田野成长训练营,为凤凰小记者开设以农科实践、国学经典、传统与红色文化教育、军事体验、素质拓展为主的高端培训、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小记者,以“农、军、学、游、教”为主题的采访场景实践活动,采用体能训练、文艺汇演、游学体验、励志教育、心智教育等教学形式,集技能训练、潜能挖掘、思维拓展、感恩教育多合一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凤凰小记者各方面素质,树立成才目标,改善行为习惯,磨炼意志,激发学习热情,学会感恩回报,使其成为诚实自信、乐观勇敢、活泼向上有责任心、技能全的少年英才。
6、小记者主持人晋级达标训练:
a、标准的普通话表述。
b、良好的阅读习惯、灵动的写作能力、流利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等基本技能。
c、高水平的审美能力
d、开拓性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接受能力
e、广泛的兴趣爱好。
f、突出的个性特征,良好的互动能力,敏捷的应变能力
g、趋于成熟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h、丰富个人阅历,提高综合素质。
三、全年的活动通知有以下三种方式:短信、微信、发布在《凤凰新闻社》、《微派快报》网站上的通知。希望各位家长及时关注通知消息,让家里明星宝贝电视台小记者时刻整装待发。
四、每月小记者活动形式:1、朗读集训展演;2、户外游学采风;3、现场出境采访录播新闻专题、4、录播国学系列剧、5、录播中华寓言故事连续剧等。场景实践课程包括现场采访企业家、励志英才、感恩人物等,学写临场文稿、现场摄影摄像。三个月后经考核转为正式小记者。
五、前三个月采访现场实践活动图文、视频信息发布在《凤凰新闻社》小记者俱乐部公众平台或授权的《微派快报》网,转正后的采访实践活动信息在《凤凰新闻社》官网发布分享。
六、小记者课程阐述:
实践+理论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学做小记者,培养学生学习掌握新闻相关基础知识,不断的引导学生多写、多读、多看、多听、多学,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水平,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和观察事物的敏锐洞察力。通过采访实践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增强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并在 各种新闻采访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有关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新闻 传播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作用,理解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对新闻学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懂得新闻传播学的基本规律,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七、教学大纲:
十四个课时贯穿在每年的前三个月中,每月进展(一个周日的实践课中)两次理论课
第一课时:记者的由来和小记者需要具备的素养 (实践课)
实践中讲解,通过现场场景直观的活动做实践教学展示,让学生对学做小记者从直观的感性初步认识再到小记者与被采访者的现场活动及互动环节让学生熟悉采访对象与场景。
第二课时:入门之一——什么是新闻,新闻的定义(场景中的理论课 )
新闻特点:1. 时效性 2.真实性 3.新鲜性 4.显著性 5.贴近性
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唯一本源 ,新闻的本源(源头)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第三课时:新闻理论基础——新闻的基本要素(实践场景中的理论课 )
1. 认识新闻的六要素:五 W 一 H(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人物 who 、事件 what 、起因 why 、 经过 how)
2. 新闻和作文的区别 ---能写好新闻就能写好作文
新闻与作文的区别:
1、新闻靠采访,作文靠回忆
2、新闻含信息,作文信息少
3、新闻要素全,作文可含糊
4、新闻讲究时效,作文时效无
5、新闻讲真实,作文可虚构
6、新闻讲究客观,作文讲主观
①新闻要求时效性②新闻传播信息而作文不传播③新闻六要素必须完整,而作文可以含糊④新闻必须讲客观,报道人称从来不用第一人称 “我” ,而作文则是完全从主观出发,必须从“我”出发
如何写消息的导语、主体(理论课)
导语是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要使读者看过导语就能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包括:叙 述式、描写式、设问式、引语式、评论式。
消息主体的要求:主干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有条不紊。
第四课时:新闻新闻理论基础——新闻需要发现(场景中的理论课 )
1. 培养新闻敏感:
① . 耳听八方:通过关心“国家大事”发现采访线索。② . 积极参与:通过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发现采访线索。③ . 留意信息:通过关注宣传橱窗等发现采访线索。④ . 细心总结:通过把握纪念日特点来发现采访线索。⑤ . 顺藤摸瓜:通过获取媒体信息寻找采访线索。⑥ . 亲临其境:通过参观、游园或旅游发现采访线索。
2. 捕捉新闻线索:
【①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发现线索(学校活动、外出参观活动、旅游活动、夏令营等) ②注重积累,留意信息,发现线索(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信息)③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发现线索,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新闻】
第五课时:小结
第六课时:新闻理论基础——新闻的特点及构成(实践场景理论课 )
1、 新闻应该——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任何虚假、幻想的内容都不应该写到新闻里 来。事实是指客观以及发生的“事情的真实情况” 。 “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前提。
2、 新闻应该——短。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 新闻应该——新。新闻一是指内容要新,不重复旧的内容。二是形式上也要求新, 注意表现上不落俗套。
4、 新闻应该——快。新闻报道一定要快,要及时。新闻讲究时效性。
5、 新闻应该——活。活是指新闻的表现形式要活。形式的活,主要指写法的活,语言 的活,包括板式的活。
第七课时:小记者的实践活动——专题采访(实践课 )
1、 采访前的准备
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也就是采访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 充分。
确定采访主题——熟悉被采访人资料——深入了解采访背景——整理出采访线索——设计 问题
2、 采访时的礼仪
衣着及语言的得体问题
3、 小记者的提问技巧
提问方式的注意点
4、 采访时的笔记
及时快速有序
5、 采访后的整理
6、 模拟采访
第八课时:习作讲习及观摩学生采访笔记 (实践课 )
第九课时:采访稿的写作
1. 人物专访
提供采访录像,观摩学习
2. 采访稿的写作方式
现场写作
3. 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课时:人物专访实践(实践课 )
1、采访身边同学
2、采访自己的老师
3、采访领导、企业家
第十一课时:配合俱乐部活动进行演练
第十二课时:摄影知识
1、认识新闻图片(场景理论课)
走进河洛乡村、了解三农知识、感知城乡变化的新闻图片等,让学生对于新闻图片的重要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习拍摄新闻图片,以配合现场消息写作等。
2、新闻摄影
新闻图片与普通照片的不同。
1. 在是否允许摆拍上不同 2.拍摄内容不同3. 拍摄用途不同 4.照片寿命长短不同
新闻照片的显著特点:1. 用最具典型特征的形象来“说话” 。 2. 强调抓拍,反对摆拍。 内容要鲜活及构图等摄影技巧(理论课)
初步认识新闻摄影对于新闻消息新闻写作的不可或缺性,学习摄影技巧。
第十三课时:摄影活动
指导学生,练习拍摄现场场景及户外采风
第十四课时:总结考试
(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定为笔试及面试)
八、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2、注意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九、教学评估
能了解记者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的理论知识,大方得体的进行采访活动,撰写质量较高的新闻稿。
十、考试合格者进入电视台栏目实际场景中出镜录播新闻专题或录制5分钟新闻播报在规定网站播放;视频、图文信息发布在规定公众号平台及《凤凰新闻社》网站。
十一、 配套教学设备
常规教学设备、话筒、录音笔、相机、采访笔记本等。
俱乐部各部辅导老师根据大纲充分备课切实做到每个月有计划每节课有教案。
《凤凰新闻社》小记者俱乐部组委会审议通过
2018.06.28